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

2014年泸溪一中师训工作总结

作者:田冬梅 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5年04月24日

泸溪一中2014年度师训工作总结 

        泸溪一中教科室  田冬梅

2014年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,一年来,我们以学校为基地,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,以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,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主线,以改善教师培训环境为保障,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,开展校本培训,为探索新形式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,现将本年度工作简单汇报如下:

一、加强教师学习,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础

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,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,特别是他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认识是否到位,理解是否透彻,操作是否娴熟,就成了学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,因此,我校将加强对教师理论的学习和指导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首位。

1、组织了教师积极认真参加州县教育部门举办的课改培训,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及《新课程标准》《2011年修订课程标准》,为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,优化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。

2、派送周小和老师到北京参加国培计划“歆语工程”的学习,通过20天的培训,她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提升,生本高效的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。组织语文外语共12名教师参加了2014年州教科院送教观摩课。

3、组织教师外出观课达20余人次, 他们接受前沿的教育新思想,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新动向,更好落实课改新精神。

4、组织老师积极参加州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,共有218人合格结业。组织刘晓银、吴文科、吴朝兵、张悦、杨剑飞、李勇军等老师参加省培网络学习,均已结业。

5、落实教研组活动制度,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,探究新教材,研究新课标,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,提高课堂教学实效,打造高效课堂。

6、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时间,集中学习了一些上级印发的有关课改的文件和先进的经验、案例等,为教师储备能量,更好实施新课改奠定了基础。

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,让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宏观上有了目标,有了方向,微观上有了落脚点,将学校整体课改工作大力、有序向前推进。

二、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,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快速发展。

加大了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,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。把素质好、潜力大、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,确定教师培养梯队。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,提出发展要求,促进教师均衡发展。并创造机会为教师成长搭台。

1、本学期组织14名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比武活动,涌现出罗琳、廖小芳等优秀的年轻教师。

2、组织4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泸溪县“我的专业成长故事”视频演讲比赛。

3、组织教师参加省州县各项竞赛其中姜能森老师授课获省一等奖,廖小芳老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优质课比赛中获省二等奖,李勇军老师参加全州实验创新比赛获州一等奖;由龚斌老师主持的《中学数学教学情境的研究》、张时军老师主持的《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艺体专业生培养的优化研究》均已结题并获奖。在州县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,有8人获奖,其中牛伟华老师指导学生蔡斌的《重心式笔尖保护器》,由符娟,廖小芳,吴宇霖老师指导学生杨浩,杨沅达的《铜与浓硝酸演示实验创新》获州二等奖。在三独比赛中,由尹霞老师指导的2名学生获省一等奖,11人获州奖;美术作品有11人获州奖;县运动会获团体第一名。

4、进一步抓好师徒结对工作,加快我校教师队伍更好更快发展。

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,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中间力量;为了发挥好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在工作中传、帮、带的作用,本学期我们继续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资源,缔结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结对关系,促进师徒教师的共同提高。

可以说通过本学期的各种教学研究和师训活动,进一步加快了我校名师培养进程,增强了我校整体教师队伍力量,同时了反映了我校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,也充分展示了我校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,更是我校课改工作取得成效的见证。

三、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
   如何以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作为促进学校校本培训的发动机,提高整体教学质量?如何提高新教师专业化水平?结合新课改,如何构建可行的新教师长期培养机制?这都是各学校必须面对的课题。“问渠哪得清如评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一个学校的活力,靠的就是青年教师,靠的就是新鲜血液。刚站在讲台上的新教师在工作岗位能否发挥独特的作用,关键在于学校是否为他们创造了条件,搭建了平台。
作为一个师训专干,我也受到很大启发和教益,只要真正能深入到老师中去,认真学习,虚心交流,坦诚评价;只要我们自身有真才实学,并有一颗热爱教师培训工作的心,我们就一定能做好工作,并受到老师们的肯定。我校将结合教育教学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,努力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,落实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,提高其驾驭新课程教学的能力,提升其理论水平,为教师的培训工作上一新台阶而不断努力。

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